□ 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
见习记者 吴春霞
谋划都市圈第二枢纽机场,市域快轨总里程超过300公里;过江通道从过去的22处24条增加到25处28条……《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草案正在征询社会意见,南京市城市规划协会多位专家昨天在保利扬子·萃云台江核板块价值圆桌派活动中表示,江北新主城在规划起点上更高。
南京已从跨江发展进入到拥江发展阶段,新版总体规划在交通方面为南京构建了市域线、城区线、局域线三个层次总里程约1260千米的城市轨道网络,合理布局过江通道,规划“都市圈大外环”。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介绍,江北新区建设对南京都市圈、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在交通方面,高标准建设南京北站,构建国家“八横八纵”沿江大通道重要节点。围绕北站集疏运功能,引入4号线、18号线等5条轨道交通快线。道路上由光谷快速路、宁连高速辅路、浦六路形成“H型”高快速路系统。在禄口机场之后,在江北新区谋划建设都市圈第二枢纽机场,加快推进马鞍机场民用功能,服务江北新区及都市圈北部城市,形成一南一北、一主一辅的航空布局。
在轨道交通方面,市域快轨除宁天线、宁滁北线等,还增加了18号线市域快线,总里程超过300公里。城区干线11、15号线构成“两纵”,3、4、10、13、14号线之外,增补17号线跨江通道,构成“六跨”,跨江轨道布局可直达江南各核心片区。18号线大站快车最快38分钟抵达禄口机场。
中心城区是南京都市区的核心区,新版总体规划坚持“老城做减法、新城做加法”的思路,有序疏解江南主城内的非核心功能,提升江北新主城的功能与品质。南京市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彭俊认为,相比20年前规划建设仙林大学城与河西新城区,江北新区的后发优势非常明显。2015年国家级江北新区设立后,整个“十三五”期间,新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1000亿元,主要投资用于市政配套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畅通道路,引进优质医疗、教育资源,推动创新要素进入新区,实现了城市功能、城市气质、城市形象的整体跃升。“毫不夸张地说,将来凡是江南主城区的配置,江北新区一个都不少,机场、火车站、CBD、优质医疗与教育、文体场馆等全对等配置。”彭俊表示。
对于新区的高标准规划,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波进一步补充说,落实总体规划中关于“江北新主城”的要求,新区规划按不低于江南主城的标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。
新区的中心区是指江北CBD及周边区域16平方公里范围,将形成“一轴、两带、四区、多组团”的功能结构。目前中心区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已经投用,“两馆一中心”中,市民中心已启用,江北图书馆、南京美术馆新馆基本建成,超级地下城和新区最高楼持续推进建设。与功能配套相对应的是居住区域的崛起。目前,保利扬子·萃云台等多众多楼盘纷纷进驻核心区。王波表示,规划充分考虑产业、服务与居住的适度混合和复合布局,未来的江北新区将形成5—15分钟不同层级的生活圈,成为宜居宜业新主城。 (责任编辑:江北新区网) |